期间核查,是指为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的期间核查,二者合起来本质上相当于ISO/IEC导则25(1990)中的运行检查。
实验室一般对仪器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以保证其量值的溯源性,及时发现问题以缩短出具错误测量结果可追溯的时间,减少错误测量结果带来的损失。并加以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所以,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按照ISO/IEC 17025和JJF 1069的要求,校准实验室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必须对其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对其它测量设备以及检测实验室的一般测量设备,应根据在实际情况下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出现问题的严重性及可能带来的质量追溯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是否进行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的间隔一般以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为宜。对于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仪器,应增加核查的次数。
1、直接测量法--使用计量标准
当对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具备更高准确度等级的同类测量设备或可以测量同类参数的设备,当这类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核查设备不确定度的1/3时,则可以用其对被核查设备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认为核查通过。
2、使用实验室选定的核查标准
a.两台设备比对
b.多台设备比对
c.实验室间比对
1、熟读期间核查管理程序
2、编制作业指导书及核查记录表
比较规范的实验室编有专门的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可以引导我们一步步做好期间核查工作,如果实验室没有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核查人员就要确定核查方法并编写仪器的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及核查记录表格,并明确期间核查不符合结果的处理方法。
编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目的是确保每次核查按同样的方法规范进行,不会因人员变动的变化影响结果的稳定性。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一般包括:核查目的、核查对象、核查环境、核查方法、核查标准、核查参数、核查的操作过程及要求、核查的记录内容与格式、核查的判定原则、核查结果的报告等。